深圳旅行社:六成消費者從未購買過航空延誤險
近日,同游旅行網就航空保險購買行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曾購買過航空保險,六成人在購買的同時購買保險;電子保單大受青睞,近八成人選擇電子保單。但是,調查也顯示,盡管人們對頻頻遭遇的航班延誤非常頭疼,但大部分人(六成)并沒有因此嘗試通過購買保險獲得補償,航空延誤取消險的市場接受程度還有待提高。
目前出現航班延誤情況極少有現金賠償
據了解,航班延誤對于頻繁飛行的商務人士來說,已經成為最頭疼的事情。一位在深圳美資公司工作的銷售部負責人陳先生告訴南都記者,現在出差想要坐上準點的飛機真的很難,就像買彩票中獎一樣困難。航班延誤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飛機晚到、空中管制、天氣異常。延誤的時間長了,就發個飯盒、方便面,從來沒有獲得過經濟補償。自己也從未聽說過什么航空延誤保險。
深圳旅行社一位從事計調工作的林小姐則說:“我自己出行,按照經驗來說,一般都習慣買最早一兩班飛機,或者最晚的幾班,這樣延誤的可能會小些,因為頭幾班機如果都晚點嚴重,后面的航段怎么飛?最后的晚班機,大概機長急著下班,也不容易晚點。”
民航部門給出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航班延誤的頻率是每年在20%左右。“這完全不是真實的情況。很多人都有過經驗,飛機到了之后,大家先上飛機,上機后被通知什么流量管制需要等待,然后就在飛機上耗上一個小時。民航的規定是,航班門關上,就等同于起飛,那么拖延的時間便不算在延誤率中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為了預防頻頻發生的航班延誤,是不是要買航班延誤險?南都記者了解到,實際上,按民航規定(2004年6月民航局發布《對國內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誤給予旅客經濟補償的指導意見》),只要購買的乘客,遇到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本身就應給予賠償。但是,該意見沒有制訂統一的民航延誤航班賠償標準。目前,出現航班延誤情況,航空公司通常做法是,候機乘客發放餐飲,更長時間則是安排住宿,極少有現金賠償。并且各個航空公司對于航班延誤的補償標準不盡相同。
根據投保金額不同,旅程延誤可獲上百至上千元賠償
南都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做航空延誤取消險的保險公司并不多,太平洋保險、平安保險、華泰保險等個別保險公司有這樣的險種,有些是與旅游公司合作推出,而且每家的獲賠條件、金額也不盡相同。
以太平洋的航班延誤取消險為例,購買20元的保險,所乘航班延誤4小時及以上(起飛后未發生返航、備降)可獲賠400元;如果航班取消或返航或備降,可獲賠100元。而華泰境外海島游保險,根據投保金額的不同,旅程延誤5小時可以獲賠300元至2400元不等。平安保險的境外短線保險則是旅行延誤5個小時,可以獲賠300元至1800元不等。
“對于商務人士來說,這樣的保險應該有很大的市場,此外,對于后續行程已經安排妥當、酒店已經預訂的家庭游客、自由行游客來說,這樣的保險也有一定的必要,可以減少損失,有時候更重要的是達到一種心理平衡。”一位業內人士表示。http://www.dypwk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