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旅游地產軟實力峰會在三亞舉辦。原建設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劉志峰,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苗樂如,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及地產開發商等500余人,針對目前我國旅游地產硬件設施與軟件配套不協調現狀,以如何提升旅游地產服務質量為突破點,探索旅游與地產貼切融合之道。
劉志峰說,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我國房地產業正進入調整發展時期,從市場運行上看,非住宅開發投資比例開始上升,商業地產、旅游地產等成為房地產開發熱點。近年來旅游業與房地產業結合催生的旅游地產的發展,也成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契機和新的增長點。
他說,旅游地產是集投資與消費一體的新型物業模式,既要滿足旅游度假者的生活也為部分投資置業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同時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發展。旅游地產的開發應與旅游源相適應,根據其差異化、個性化、多樣化特點,不斷發展新業態和新產品,同時提升運營管理等方面的軟實力。
北京大學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國際旅游學會秘書長吳必虎從旅游與規劃開發角度稱旅游地產與旅游的關系為“狼與羊”,以《適應市場轉型,促進旅游地產專業化》為題發表演講。
吳必虎說,過去很多年來地產的利潤跟其他行業相比是一個“食肉動物”,而旅游是“食草動物”,房地產走向旅游,就需要狼學會吃草。旅游地產的發展應走專業化道路,根據旅游源不同學會吃不同的草。他指出,旅游地產應考慮社區度假類型,閑置率達90%的地產項目是失敗的,只有資源使用率提高,度假地產閑置率下降才能形成全過程度假,這也是真正學會吃草的狼應該做的事情。
當日,與會嘉賓還以區域發展與旅游地產開發、旅游地產與旅游資源互動協作的創新與提升為題展開論壇對話,探索旅游地產與旅游資源協調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