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農歷小雪,一名靚女身著熱褲行走在北京路街頭。
今年下半年以來最強冷空氣將于今晚抵達廣東。冷空氣到來之前,廣東仍將持續“夏天模式”,和北京開啟的“極寒冰凍周”形成強烈對比:廣東晴朗炎熱,最高氣溫在29℃左右;北京降雪降溫,最低氣溫探底-12℃。
其實,10月9日、10月30日和11月9日,先后有三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拜訪廣州并帶來明顯降溫。但這幾次降溫都未能令廣州真正入秋,因為氣溫很快開始回升到“夏天”。期間,還多次出現30℃以上的最高氣溫。
從今年4月18日入夏到昨日,廣州今年的夏天已持續了220天,創下了近10年夏天最長的紀錄。
10月份以來,雖然冷空氣多次駕臨廣州,但達到中等程度且帶來明顯降溫的冷空氣只有三次:10月9日、10月30日和11月9日。
不過,第一次冷空氣來臨,廣州降溫只維持了3天。后二次降溫持續的時間是6天,但隨后即開始升溫。尤其是第三次,從11月15日開始升溫,當天的平均氣溫升至23.2℃。其后,氣溫進一步攀升;11月16日至18日,廣州的平均氣溫均在24℃以上;11月19日到22日,除21日平均氣溫為22.8℃,其他幾天的平均氣溫都在23℃以上。期間,17日、18日和22日,五山氣象站先后出現了30℃以上的最高氣溫。如果不考慮其后氣溫的馬上上升,后兩次降溫可以算是將廣州帶入了秋天。
類似情況去年也出現過。去年10月14日開始,廣州也曾經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22℃,但是由于后來氣溫快速回升,沒有符合“穩定下降至22℃”這一條件,因此只是一次“偽入秋”。
入秋后很快又回到夏天,對此,大伙都坐不住了。有網友調侃道:“廣州灣的小伙伴們,立冬了,要注意身體。都降溫到31℃了,小心別中暑了。”更有網友感嘆“廣州三次入冬失敗”。對此,氣象部門的官方微博回應說:“有網友調侃廣州第三次入冬失敗,小編覺得更像是三次脫夏不成功。”
夏日特煩惱
居民:防蚊避暑不能少
“昨天我們小區統一滅蚊了。”家住云景花園的吳先生說。
近來,趁著廣州氣溫回升,蚊蟲又開始活躍起來。盡管二十四節氣已過“小雪”(11月22日),但是廣州居高不下的溫度使得蚊蟲仍在肆虐,老人和小孩更是深受其害。讓人離不開的除了驅蚊產品,還有風扇和空調。
“昨天晚上我就是開著空調睡覺的。”丁先生告訴記者,21日晚上11點多,他睡覺時打開了風扇,后來覺得不過癮就開了空調??紤]到早晨比較涼,就將時間定時為3個小時。早上醒來,發現鄰居家的空調仍然開著。原來,不是自己怕熱,而是天氣的確熱。
菜農:心憂菜賤愿天寒
氣溫居高不降,商家也很發愁。往年此時正在熱銷的秋衣冬褲、取暖器、牛羊肉等,現在大都不好賣。
“這些取暖器都成擺設了。”廣州大道北一超市的電器部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貨架上的取暖電器,是10月初冷空氣來臨時就擺放出來的。這一個月來,只有冷空氣來的時候有顧客詢問價錢和性能,其他時間少人問津,尤其是近段時間,隨著氣溫的攀升,到店里享受空調的人倒是一天比一天多,空調風扇一類的驅暑產品又不得不擺回貨架。
“我們是真心希望冷空氣早點到來,這樣蔬菜就可以賣個好價錢了。”在肇慶租地種菜、在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批發蔬菜的于老板,對廣州的氣溫顯得很無奈。于老板說,氣溫相對較高雖然對蔬菜生長有利,蔬菜產量高,但賣不起價,“典型的豐產不豐收”。另一方面,氣溫偏高不利于蔬菜運輸、儲存,極易爛菜,從而增加批發成本。
種菜的、批發蔬菜的都盼望冷空氣,零售菜販也是如此。
“上海青拿貨3元一斤,賣才3.5元一斤。”白灰場肉菜市場一菜販告訴記者,每斤菜的差價只有幾毛錢,刨去損耗、運輸、租金、水電等成本,幾乎賺不了錢。“3次冷空氣都是來得快、去得更快。”云景肉菜批發市場一菜販抱怨說,每次菜價剛漲起來冷空氣就走了,剛剛漲起的菜價立馬降了下來。
商戶:活羊便宜賣不動
“想點個羊肉煲都沒有。”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前兩天和同事到酒店吃飯,看到菜單上有自己喜歡的羊肉煲,就滿心歡喜地點了,結果卻被告知沒得賣。店家的理由是天氣熱、少人吃,所以羊肉煲根本還沒有推出。黃女士稱,去了幾家酒店都沒羊肉煲,每家的理由如出一轍。
“羊肉、驢肉屬于滋補品,天氣寒冷的時候才有很多人吃。”一家火鍋連鎖店老板告訴記者,到火鍋店就餐的顧客原本就不多,而點羊肉、驢肉的就更少。“聽說有冷空氣要來,希望這次降溫幅度大點,持續時間長點。”
“(羊價)去年比前年便宜,今年比去年便宜。”廣州金戎牲畜交易批發市場總經理朱江告訴記者,受供求關系影響,今年不僅羊的批發數量少了,價格也降了不少。天氣熱,銷量又上不去,使得原本供大于求的活羊批發價格“雪上加霜”。
據介紹,去年羊肉批發價比前年便宜了1到2元一斤,而今年則比去年便宜了1到2元一斤。“只有等到冷空氣來了、下雨了,吃的人多了,羊肉價格才會上來。”朱江無奈地說,羊價及其肉價基本上也是靠天吃飯。
“羊賣不出去還得自己養著。”有山羊批發商抱怨說,加上飼料、人工、租金等,每頭羊每天都要消耗幾元錢,長此以往無法承擔。所以,他們盼望冷空氣早點到來,“不為賺錢,但求少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