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武昌中山路,外出旅游的人們正在排隊趕車。
周邊旅游短線游升溫
旅游黑車生意火爆
5月份至今是旅游旺季,每個周末,武漢市運管處組織黃陂、蔡甸、江夏運管所等,分別在黃陂前川、江夏等出城口,嚴查前往錦里溝、木蘭草原、木蘭天池等近郊熱門景區客車。
市運管處工作人員介紹,查處違規旅游車中,已經報廢車輛,不僅沒有《道路運輸證》,未取得道路客運經營許可,還發現有的車已是退役營運車輛,改頭換面重新上崗。這樣車輛隱患最大,一般景區路況不好,這種車進出景區其實就是“殺手”。
一些帶隊導游表示,旅行社車輛非常有限,許多一日游車輛都是找外面公司租的,導游以為是旅游車,他們根本不清楚實際情況。
一天凈收600多元
司機自曝黑車好賺錢
“以往,黑車在大家印象里多是跑了很久的報廢車,其實,黑車里有一半還是新車,暫扣車輛還有剛上路的新車。”黃陂區運管所稽查人員表示,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好多旅行社缺車,新車喬裝旅游車,不辦任何手續發車,更沒有投保,大肆牟利賺錢。
在黃陂木蘭大街,市運管處查處一輛黑車后,司機喻某表示,這車跑了不到1萬公里,算新車,這次是旅行社通過一個朋友找他跑車,一天往返去黃陂清涼寨,車費900元。
按照這個價算,這輛車除了往返過路費、油費,一天可以凈賺600多元,利潤大,很多新車敢于冒險。
黑車便宜隱患大
若出事故理賠難
相對于正規旅游車,黑車最大優勢便是價格便宜。
市運管處副處長朱炎表示,每輛旅游車出發前,在運管部門要按規定領取臨時旅游線路牌。例如“武漢―錦里溝”等。有的黑車自知無法領取線路牌,仍低價攬客或以很低價格承包旅行社出團任務。
武漢旅游界人士透露,按照規定,正規旅游車必須購買承運險。根據客車大小不同,承運險每年金額從7000元到上萬元不等。而黑車沒有這一壓力,幾乎是“零成本”運營。因此同樣一趟車,如漢口到黃陂木蘭天池,租用正規旅游車一趟要700至800元。而黑車只需500元。如途中延攬散客,黑車價格更低。
游客或旅游企業貪便宜,卻種下極大隱患。因為黑車沒有購買承運險,一旦途中發生意外,游客就喪失獲賠的“大頭”。而雇傭黑車的旅游企業,負起賠償全責也將損失慘重。
針對旅游黑車,武漢有關部門立足“嚴打”。武漢運管部門表示,黑車從事旅游營運,所有車輛一律按上限處理,處3萬元―10萬元罰款。旅游部門表示,對旅游企業租用車輛的,統一提供規范文本合同。一旦發現旅游企業雇傭黑車,將依據武漢旅游管理條例進行嚴罰。最高罰款金額將達3萬元。
黑車數量“瘋長”
規范旅游車市場成難題
當前武漢旅游爆發性增長。但正規旅游車不足,誘發黑車數量“瘋長”。市運管部門介紹,武漢現有旅游黑車數量,竟是“正規軍”的兩倍。
記者從運管及旅游部門獲悉,目前在我市統計備案、具備《道路運輸證》的正規旅游車輛僅1008輛。湖北東方國旅副總經理陳剛表示,目前正規旅游車運力,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每逢周末,武漢城區到周邊短線游旅游車,缺口估計達數百輛。到火爆的旅游旺季,“一車難求”更成為旅游企業共同苦惱。
巨大的旅游車輛缺口,給旅游黑車帶來市場。據武漢運管部門介紹,目前在武漢旅游市場上運營的黑車,估計達2000輛左右。規范旅游車輛市場,成了武漢旅游面前一道難題。
如何破解
政府與市場的博弈?
市內多家旅游企業負責人介紹,黑車存在巨大安全隱患。有正規旅游車可雇,旅行社也不會選擇黑車。但正規旅游車在高峰期“一車難求”,旅游企業不得不找黑車應急。業內人士表示,政府大量增加正規旅游車,是“消滅”黑車最有效手段。
但武漢運管部門表示,當下驟然放開旅游車限制并不現實。據了解,旅游車輛實施全省配額制,省運管局依據企業信譽、考核業績等實施分配,再下發武漢市,2010年,配給武漢市150多個名額。
市運管處副處長朱炎表示,一旦放寬配額,旅游車輛數量勢必猛增。如遇到淡季“吃不飽”,車輛可能打著旅游車身份去跑長途班線,也容易影響市場秩序。因此,旅游車配額制不會輕易“松口”。
目前,運管部門將持續加大打擊黑車力度,借此規范旅游車輛市場。同時為緩解車輛不足,武漢已建立起旅游車輛調控平臺,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同時計劃加開短線旅游線路,滿足游客短線出游之需。
在旅游企業眼中,它們既不可或缺也存在隱患;有關部門增加正規車輛與之抗衡,卻又擔心帶來諸多后患。就這樣在政府與市場夾縫中,武漢旅游市場上黑車日漸“瘋長”,估計達2000輛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