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價1380元的港澳四天三夜旅游券,僅售138元,只有原價的1折,如此低的價格商家明顯無利可圖,這樣的旅游產品可信嗎?”昨日,市民王小姐致電《經濟110》欄目熱線,對目前網上層出不窮的超低價團購旅游產品提出質疑。
我市旅游業人士表示,網上團購的旅游產品價格明顯低于成本價,其結果可能是商家通過增加購物時間和次數,增加自費項目來彌補,打算選擇團購旅游的市民應謹慎,避免貪小失大。
低價背后藏隱性消費
暑期是旅游旺季,記者隨意點擊了幾家大型團購網站發現,由于價格低廉,團購旅游受到不少人的追捧。記者在一家團購網站看到,原價4233元,包括142個景點的中國云南旅游景點通票,團購價為98元,僅兩天時間就有2006人購買。而團購價138元,不含飛機票,僅含吃住行和景點門票費的港澳四天三夜游也有1197人購買。
“便宜沒好貨,本以為團購旅游很劃算,結果五天玩下來,景點沒怎么看,店倒是逛了不少,光購物就花了1000多元。”談到自己前段時間團購的海南五日游,市民蔡小姐就一肚子氣,“當時的報價雖然只要158元,但來回海口的機票就花了1600多元,加上購物這趟海南行花了3000多元,仔細一算跟旅行社推出的純玩團報價也差不多了。”
我市一旅行社相關負責人林先生表示,旅游和其他商品不同,車費、住宿、用餐等都有成本,網上的團購旅游產品報價在成本線以下,為了盈利商家往往會對旅游項目進行“偷梁換柱”或增加購物地點及時間等隱性消費,有的還會在餐飲住宿方面降低標準。一些參加過團購旅游的消費者,往往因為夾雜在旅行中的“隱性消費及較低的旅游檔次,使自己出行的好心情受到影響。
旅行社業務未受影響
“在網上團購旅游產品的人年齡多在30歲以下,年輕的網購一族是團購旅游的主力軍。”市區一旅行社有關負責人林先生說,團購旅游吸引年輕人的不僅是價格,還有方便,在網上點擊幾下即可,省去了前往旅行社咨詢報名的麻煩。
團購旅游的出現,是否會對泉州本地的旅行社業務產生影響?林先生坦言,泉州多數旅行社的旅游線路,有一半以上的參團者是中老年人,而選擇團購旅游的多是年輕人,目前團購旅游并未對泉州旅行社的業務量產生影響。
網上交易應保存證據
昨日,記者從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市關于旅游方面的咨詢投訴有7起,投訴對象多為本地旅行社。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提醒,推出網上團購旅游線路的旅行社多是外省的旅行社,一旦發生糾紛,市民應向旅行社所在地工商部門進行投訴。
市旅游局有關人員表示, 與在旅行社報名不同,多數旅游團購網站不提供發票和旅游保險,也不與游客簽訂旅游合同,一旦發生事故或糾紛,消費者很難維權。因此,消費者在團購旅游時應盡量挑選有資質的大型團購網站,并注意查看旅游產品提供方旅行社的資質;其次,詳細了解旅游產品是否存在自費項目、購物項目等隱性消費項目;最后,簽訂旅游合同并保存網站上的證據,便于出問題后的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