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盛夏很炎熱,但攜子女外出旅游長見識或驢友相約出行,是很多父母和旅行愛好者的暑期功課。旅游季放飛心情徜徉神奇瑰麗的天與地之間,一探各地風土人情,品嘗各式美食是件開心事,但消化內科專家提醒,經常與旅游結伴而來的“旅游者腹瀉”卻不得不防,尤其是每年的7~9月份是該病的高發季節,如果在旅途中不慎染恙,無疑讓盼望已久的夢幻之旅頗為掃興,而且回來后還可能有一段時間的不適。
楊先生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廣西旅游,行程中不但游山玩水,還品嘗了很多當地的美食,每晚吃飯都少不了涼啤消暑助興。回來的當天,楊先生就開始覺得腹脹、腹痛、泄瀉,繼而出現發燒,惡心欲嘔。腹痛難忍的楊先生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其白細胞水平接近2萬,是明顯的感染性疾病,再結合其近期有外出旅游史,遂診斷為旅游者腹瀉。經過幾天的靜滴和內服藥物后,楊先生的癥狀才逐漸好轉,人卻瘦了幾乎整整一圈。“我從未聽過有旅游者腹瀉這個病,我知道夏天吃了不衛生的食物會腹瀉,但我們吃住的地方都比較干凈和上檔次,其他團友也沒事,為什么我偏偏就中招了?”
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脾胃科陳健林主治醫師介紹說,旅游者腹瀉的發病率其實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在旅游旺季,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腐敗,人在旅途出汗多、舟車勞頓也易疲勞,除了不潔食物和飲用水外,俗話說的“水土不服”也是引起旅游者腹瀉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旅行過度疲勞、精神緊張、飲食上的不習慣、氣候時差的變化等等因素,身體的抗病能力會降低,故在旅行途中就很容易感染腸致病性細菌,從而引起腹瀉、腹痛。這就是為什么多數團友都沒事,有的旅游者卻中招的原因。經常出門旅行或商務出差的人,都難免遭遇過旅途中拉肚子的不愉快經歷,哪怕是吃住全程衛生條件較有保障的五星級酒店,如果個人身體狀況不佳,也會容易感染腹瀉病。
那么,出門在外如何預防旅游者腹瀉呢?陳健林主治醫師支招如下:
首先,要防止“病從口入”, 旅游者腹瀉的主要原因還是傳染性微生物感染所致,因此,飲食上切忌隨意吃喝。衛生條件不佳的飯店不要光顧,色香味俱全的風味小攤雖然誘人,但也暗藏衛生隱患,選擇時要注意食材是否新鮮,東西有無煮熟,制作時有無污染,過于生冷的食物也少吃為佳。吃水果最好親自剝皮,削好的水果在空氣中暴露過長時間最好不吃。旅途中飲水必不可少,外出時應飲用罐裝或瓶裝飲料,自帶水應燒開后再灌入水壺。
其次,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吃飯或取食前要先用清水洗手。使用客棧的洗漱用品或茶杯,最好自己先清洗一遍。
此外,人在異鄉,進食時最好不要吃一些太過刺激的食物,旅程要合理安排,避免過度疲勞,精神保持愉快放松,晚上早點休息,不要“蒲”得太夜,太陽太猛時要做足防曬工作或減少戶外活動,吹空調也要適度,勿讓腹部受寒。
嬰幼兒和老年人體質比較弱,是容易發生旅游者腹瀉的對象,在旅途中需要重點照顧他們,但無需為預防腹瀉就給他們事先服用抗生素,本身有慢性感染要長時間服用抗生素的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濫用抗生素反倒易招致腸道菌群失調引起腹瀉。
陳健林主治醫師提醒,旅途中一旦出現腹瀉腹痛、發熱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到當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禤影妍 潘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