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屆廣州國際旅游展覽會3月1日至3日舉行,預計吸引觀眾超7萬人次。作為國內舉辦歷史最長的大型國際旅游展覽會,廣州旅游展可謂是旅游市場的“風向標”,旅行社的產品和市民的選擇幾乎可以折射出當下旅游市場的潮流和趨勢。如今,廣東人出游已經不僅是實現“掃盲”,他們大都有計劃,且講究質量或深度。
隨著生活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公眾出游已成為潮流。據統計,中國每年旅游的人次已經超過20億。同時,越來越多人已經不僅滿足于祖國大好河山,而是把目的地放到國外。走在展館內現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隨處可見成雙成對的老夫妻或成群結隊的老年隊伍。而在他們的胳膊上,大多掛著來自不同旅行社的袋子和旅游廣告,他們往往貨比三家后再決定選擇哪家旅行社。
70歲的武伯和老伴退休后每年都出游幾次,先后去過歐洲、東南亞、美國等地。和眾多人一樣,由于行程安排緊湊,他們并沒有足夠時間停留和感受,而且導游沒有詳細講解,所以每次都只是走馬觀花,即“掃盲游”。不過他們稱自己過了“掃盲”階段,開始享受旅游,今后要來點深度的。對此,他們早已心中有數。武伯說:“日本有很多地方都充滿了歷史和故事,我們想去奈良、神戶和京都,要求有當地專職的講解員。以后還有很多地方想深入了解,慢慢來。”
旅游業人士告訴記者,與多年前相比,旅游市場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很多人喜歡選擇小家庭、小型化旅游。和幾個老街坊過來的吳師奶說:“出去旅游,跟的團友也很重要,萬一遇到的團友不友好就很掃興,所以我們現在都不喜歡報大團,喜歡和熟悉的人一起去。”
旅游展幾乎成了中老年人的天下,在“夾縫”中的年輕人對報大團顯然也不熱衷,他們不喜歡受束縛,比較注重旅游質量。不少旅行社均表示,除節假日和寒暑假,報團旅行的幾乎都是中老年人,而其中不少歐洲等主題游或深度游則備受年輕人喜愛。記者了解發現,如果是國內游,年輕人多半選擇自助;而到國外則更喜歡小型團或自由行。
聽說廣州也將成為開放臺灣自由行的城市,年輕人已經躍躍欲試。90后大學生李麗和同學早就計劃好暑假出游。李麗說:“我們一向都自己去玩,通過網上訂車票和酒店,既便宜又自由,愛怎么玩就怎么玩。聽說快將可以臺灣自由行了,我們對那里不太熟,就過來打聽情況,以后想去了就提前準備。”
有旅行社介紹,隨著市民旅游計劃性的提高,旅游的預售線路也逐漸火熱。廣州白領胡女士已經預訂了6月份的行程。她說:“有些風景是有季節性的,所以要在適當的季節去。我們單位經常加班,但是有補休假,我已經把假期集中起來去旅行。”
新婚不久的楊小姐計劃近期去蜜月游,旅行社人員給她列舉了巴厘島、荷蘭、濟州島等眾多較熱門的蜜月游線路,她最終選擇了濟州島。她說:“去過的網友都反映不錯,很多韓劇都在濟州島取景,感覺很浪漫和舒服。”
(作者 莫非 廖宴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