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酒仙橋街道利用現有的資源、區位、環境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發展大旅游,繁榮大文化,制定六大舉措強力推進文化旅游業發展。
加快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興隆文化園道橋建設拆遷清障工作,全力支持興隆文化園佛教體驗和演藝中心建設。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完善與興隆文化園配套的道路、停車場、給排水、公廁、垃圾及污水處理、供電、通信、消防、安全防護等基礎設施,健全城市道路旅游標志系統。
加大購物場所建設。充分利用地域優勢,有重點地吸引外地客商參與大型城市綜合體、大中型商貿區、特色商業街區建設。加快開發建設旅游商品,把旅游商品開發與兗州文化內涵、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歷史典故等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出具有兗州特色,集標志性、創意性、觀賞性、實用性為一體的旅游商品。
加快文化娛樂項目建設。整體包裝佛教音樂、膳食、法事等佛教系列文化,深度挖掘民間藝術,對琉璃廠花棍舞等進行包裝設計,提質上檔,形成經常性的表演活動。積極探索文化產品市場化的途徑,將文化活動與旅游、經貿活動緊密結合,互動互彰,充分展現兗州人文優勢、生態優勢和特色資源優勢,不斷豐富現代服務業內涵。
加快旅游餐飲建設。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凸顯餐飲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歷史文化特色,建設一批旅游餐飲聚集區,包括休閑文化餐飲聚集區、綠色餐飲聚集區、傳統風味小吃聚集區等。
加快旅游住宿建設。按照市政府關于東城區規劃的要求,積極與外地客商對接,總體是按照以三星級賓館以上為主體,以高星級賓館建設為目標,以連鎖快捷酒店、商務酒店、社會酒店、農家旅館為補充來構建旅游接待網絡,形成有規模、有特色的集群式接待體系。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集中人力物力,合力攻堅,突出抓好跨泗河九州大橋拆遷清障工作。加快琉璃廠社區安置房建設,繼續推進三河村、天仙廟村安置房建設和天仙嘉苑、明珠花園等開發片區建設。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堅決遏制違法建筑出現。扎實做好“退二進三”工作,為文化旅游業發展進一步拓展空間。 (吳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