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魚尾像(Merlion Statue)坐落于市內新加坡河畔,是新加坡的標志和象征。該塑像高8米,重4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南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共同雕塑的,于1972年5月完成。
由于長年日曬雨淋,魚尾獅公園又面積狹小,缺乏足夠的停車和大規模娛樂的場地,新建的濱海灣大橋擋住了大部分雕像。因此,新加坡旅游局幾經考慮,于2002年4月下旬將魚尾獅像搬至浮爾頓1號大廈旁。
新加坡原名單馬錫,意為海城。相傳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室利佛逝王國出于擴張勢力,曾將單馬錫歸入王國版圖。一天,王子圣尼羅優多摩帶人出海尋找這個小島,海面狂風大作,他們的人在還上還遇到怪獸,王子把頭上的王冠投入海中之后就好了起來。王子登上小島的時候又遇到一只獅子,就在王子想要抵抗的時候,他在獅子的眼中看到了親和。王子在島上建都之后以獅子作為城市的象征,為了表示對于大海的敬意,就把獅子的身體換成了魚的身子,并命名為“信訶補羅”。“信訶補羅”在馬來文中意為“獅城”。
另一說,王子到打這個小島的時候遇到了一只這樣的東西……
1964年,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據此傳說設計了一座獅頭魚尾渾然一體的雕塑作為新加坡的標志,于1972年完工。塑像高8米,用乳白色大理石雕成,底座成海水波浪狀,用2000塊中國湖南瓷片鑲貼而成,高出水平面4-5米。獅頭魚身,魚尾反卷,宛如從河中躍起。獅頭即是傳說中的怪獸,獅口還不斷噴出一股股清泉。而魚身則說明新加坡起源是座海洋城市,整座雕塑頗為壯觀,游人到此,必留影紀念。每年5月26日-6月3日為獅頭魚尾周。在此期間,新加坡人在新加坡河上舉行龍舟大賽,頗為熱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