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是瑞士沃州(Vaud)的首府,是瑞士第二大講法語的城市,它位于日內瓦湖畔,依山傍水。有著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氛,有瑞士聯邦法院、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聯邦理工學院等組織機構和學院。和日內瓦一樣,它是瑞士文化和人才中心。
洛桑是一個古都,城市的歷史源遠流長,在羅馬時代已有人在洛桑居住,中世紀時代曾為薩伏依(Savoy)及伯思所占領,現在的洛桑中古建筑、櫛次麟比、躑躅于街頭,就有如身處于中古的時光里。難怪很多騷人墨客,如拜倫,狄更斯、伏爾泰均走到這里找靈感呢! 此城并不大,比日內瓦小,人口只有125000,由日內瓦前往,只須坐四十分鐘火車,至今仍保留著瑞士式的和諧與寧靜。同時,它也是瑞士法語區的文化中心。這里有瑞士聯邦最高法院、洛桑大學、酒店學校、國際學校,以及各種學院,文化氛圍很濃。尤其是其中的酒店學校和芭蕾舞洛桑獎,都是聞名于世的。另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IOC(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總部也在這里。
洛桑布許多私立的國際學校,這也是它出名的一個原因。世界各國的政治家、富豪、王公貴族和明星們的子女,都在這個優雅的環境中接受著瑞士嚴格的教育。難怪很多騷人墨客,如拜倫 (Byron),狄更斯 (Dickens)、伏爾泰 (Voltaire)均來這里找靈感呢!
洛桑是一座山城,層層疊疊的美麗房屋,沿著湖岸向上伸展,有點兒似香港的石板街,在日內瓦湖與阿爾卑斯山的烘托下,洛桑城充滿法國式的浪漫。并且你只要看看遍布整個城市的葡萄園,就會知道這里也是個生產葡萄酒的地方。以洛桑為分界,從這里到日內瓦被稱為拉克特地區 (Region du Lac),到對面的埃格勒被稱為沃州 (Vaud)地區,拉沃地區的葡萄酒質量非常好。從日內瓦延伸過來的平緩的斜坡,過了洛桑就變成了切人湖面的很陡的山坡。這種地形的變化給這里的景觀平添了幾分壯觀,也給葡萄增加了幾分滋潤。
如果將洛桑分為兩個區域:湖邊的奧奇及山腰上的舊城,很快就能分辨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城市風味:前者是一種悠閑的、現代的、講究生活品味的氣質,后者是一種懷舊的、古老的、散發歷史內涵的韻味。而且你將驚奇的發現,這個老調新韻彈得很和諧的城市,居然保留了中古教堂的守夜人報時聲,夜半聽來格外有味道!
洛桑的商業活動集中在舊城,許多歷史古跡及商店街都環繞著大教堂而生。在中古世紀時,都市多以木造建筑為主,然而彼時點燈、煮飯等都須生火,萬一發生火災,整個城市往往毀于一旦。后來,各地主教堂就開始了守夜人由鐘塔上向全城報時的習俗,主要是為了檢查市內是否有火苗滋生。近代因水泥、石頭建筑的取代,這種習俗早已式微,然而洛桑的大教堂卻令人驚奇地保留了這項傳統,成為旅客津津樂道的美事。
此外,國際奧林克委員會的駐在,也讓洛桑在國際間大大出了名。例如'97年9月召開的委員會,即針對公元2004年奧運會舉辦地點進行投票,在舉世矚目中選出雅典,掀起國際間熱烈的討論。難怪洛桑人嘴邊總不時掛著奧委會的最新動態,對于"奧林匹克之都"這個美稱,洛桑人可是與有榮焉的。
由于對休閑生活的重視,洛桑人總能善用每年至少20天的年假,拜訪世界各地。平日下班后,他們也會換上運動裝,沿著奧奇的湖畔騎單車、溜旱冰、溜溜狗、散步等,充分享受健康自然的生活。運動完畢后,換上舒適的服裝,與親朋好友到湖畔的露天咖啡座一邊用餐,一邊閑談生活上點點滴滴,這般寫意生活,難怪伏爾泰、迪更斯、拜倫等文壇巨擘都曾在此流連忘返。
或許因為都市不大,洛桑保留了濃厚的人情味,無論何時何地,都可聽到人們親切地以法語"Bonjour!"問好之聲,溫暖的情誼讓觀光客備覺溫馨。
版權說明:本站部分圖片信息源于互聯網,無法確定原作者,如發生侵犯第三方著作權行為,請原作者告知,我們將及時移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出境旅游:深圳康輝旅行社 瑞士旅游
具體行程:瑞士深度旅游(點擊進入詳細計劃行程) .
聯系電話:0755-82227447 82252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