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景區是膠東半島獨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是黃海之濱一顆璀璨的明珠,是煙臺黃金旅游線上觀景覽勝的絕佳去處.八仙過海景區又名八仙渡、八仙過海口,座落在山東蓬萊市北黃海之濱,與丹崖山、蓬萊閣、長山列島隔海相望,游覽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景點近40處。周圍海域天高水闊,景色壯觀。春夏之交,常有海市、海滋出現,奇景虛幻縹緲,美不勝收。
位于大武鄉窩托村南,俗稱淳于髡墓、窩托冢、相公冢、駙馬冢。墓封土高三十二米、東西二百五米、南北二百米。一九七八年秋市博物館在此進行發掘,探知此墓屬長方形豎穴“中”字型大墓。南北各有一條墓道。至一九八○年十一月已發掘清理出墓室周圍的五個陪葬坑(器物、車馬、殉狗、二個兵器坑),出土金銀器、陶器、銅器、兵器、漆器、骨器、泥器、車馬器等文物一萬二千一百余件,其中銘刻銅器和銀器五十三件。出土的矩形銅鏡、鎏金花紋銀盤、銀盒等,是難得的珍品。據器物造形和銘文分析,應為西漢初期墓葬。待主室發掘后尚能定論。
云門山位于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群峰突起,象座千仞高山。山頂上有石洞南北相通,遠望象一方明鏡高懸太空。每到夏秋時節,云門內云霧繚繞,縹緲繞如仙境,人稱“云門仙境”,云門山因此得名。山陽有隋唐時代造像5窟,石佛272尊,最早的雕刻于隋開皇年間。歷代文人墨客,如歐陽修、富弼、王世貞、鐘羽正等,給云門山留下了眾多珍貴的摩崖題刻。山陰摩崖鐫有中國古代最大的摩崖漢字云門山“壽”了,距今已400多年的歷史。“壽比南山”一詞即淵于此。“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當地流傳著“壽比南山、人無寸高”之說。山陽云門洞西側,有著名的“云窟”,狀如曲井,深不見底,夏秋時有云霧蒸騰,經云門洞涌進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