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勝縣東南部和平鄉境內的平安村,有一個規模宏大的梯田群,全部的梯田分布在海拔300-1100米之間,最大坡度達50度,一層層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其線條行云流水,其規模磅礴壯觀,被稱為“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歷史。人們建設家園的智慧和力量,在這里被充分地體現出來。
在這梯田的海洋里,最大的田不過一畝,大多數田都是只能種一二行禾的“帶子丘”和“青蛙一跳三塊田”的碎田塊,有個笑話這樣形容每塊田的小:有個地主要農夫耕完山腳的206塊田,農夫把地耕完后,數來數去一共只有205塊田,怎么也找不到那最后一塊,后來他拾起了地上的蓑衣,這才發現原來還有一塊田被蓋住了。
龍脊梯田集壯麗與秀美于一體,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系攝影家及藝術家們的創作“天堂”,港澳臺等地有不少人因拍攝龍脊風光而一舉成名。龍脊梯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高品味的文化內涵。國內一些名人包括毛澤東的兒媳邵華將軍、旅居美國的馮玉祥將軍的孫女馮文真多次上龍脊,國內著名藝術家宋祖英、盛中國、劉秉義等了頻頻光顧龍脊梯田景區。
龍脊景區由A區和B區組成,A區的居民以壯族為主,B區的居民以紅瑤為主。龍脊的壯族是北壯的代表,是廣西壯族服飾,建筑保持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服飾獨特,壯寨的吊腳樓更是風情獨具,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古樸的壯族民間舞蹈和保護完美的壯族服飾,可聽到優美的壯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壯族風情,拙樸風趣風格各異的俗銅鼓舞、師公舞、打扁擔舞令人耳目一新,此外,充滿情趣的壯族民居旅館,香純味美的龍脊茶和龍脊辣椒,沁人心肺被譽為“東方魔水”的龍脊水酒。紅瑤因婦女喜歡穿紅色繡衣而得名,紅瑤女子服飾鮮艷美麗,長發盤得像烏龍纏繞,紅瑤的歌舞曼妙優雅,紅瑤的禮俗古樸奇特,與壯族的禮俗相映成趣。
龍脊梯田景區旅游開發與保護項目已列入1999年國家專項投資計劃,總投資6042萬元。目前通往A區的旅游出路已全部建成,景區內電力、通訊、旅游接待設施也已初步完成,景區旅游條件已根本改善,具備規模接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