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古跡(Angkor)位于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
里,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征,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跡之一。現存吳哥古跡主要
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
時,吳哥曾是
柬埔寨的王都。吳哥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1201年,前后歷時400年。1431年暹羅軍隊入侵后,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后,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一個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跡。吳哥古跡現存600多處,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里的森林里。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