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洞天旅游區特色景點:
仙翁壽石--“壽”字為陳摶所書,高2.15米。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今安徽亳縣人,是中國道教史上著名的神仙道士,史稱“陳摶老祖”。有《無極圖》、《先天圖》、《指玄篇》等著作存世,對北宋影響很大。陳摶善書五尺大字,“壽”字由“人”、“壽”、“年”、“豐”四字構成。在此昭立,喻意壽比南山。
巖瞻亭--南宋淳佑始建,清初毀廢,公元一九九三年春重建。夜晚登臨,前瞻巖岸,曉月石濤,別有洞天。
海山奇觀--宋淳佑年間,郡守毛奎于鰲山中幾經尋訪,獲一巨石,如屋如舫,前瞰大海,后環曲巷,石上可盡覽海山之大觀,因題“海山奇觀”。巨石前后有歷代文人石刻。“海光常瀲滟,山色更清妍”就出自毛奎《小洞天詩》。
《鑒真登岸》群雕--鑒真(公元688-763),揚州人,本姓淳于,唐代高僧。唐天寶元年(公元742)應日本天皇之請赴日本傳經,六次渡海,前五次失敗。天寶七年(公元748年)六月,鑒真師徒等35人,從揚州啟程第五次渡海時遇颶風,漂流萬里到振州(三亞市)寧遠河口(今大小洞天風景區)一帶登岸。在振州居住一年,修造大云寺,傳播佛教文化。鑒真赴日本弘法的決心不變,終于在天寶十二年(公元753)東渡成功。他在日本十年,為促進中日兩國文化交流,發展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為紀念這一歷史壯舉,特興建此巨型群雕。群雕取材于鑒真一行第五次渡海漂船著陸的史跡,表現了他們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濟破滄海的必勝信心和劫后余生的喜悅心情。
大小洞天旅游區交通:
自駕導航:從區出發,驅車上西線高速,在崖城、大小洞天出口下高速路,按路標指示可抵達。
背包指引:在三亞市區乘坐至天涯海角、南山的中巴,在大小洞天路口下車,然后乘摩的前往大小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