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從臺灣引種的一種熱帶作物,又稱珍珠番茄,既可蔬又可果。果實直徑約1~3厘米,鮮紅碧透,味清甜,無核,口感好,營養價值高且風味獨特,食用與觀賞兩全其美,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該品種植株生長迅速,種苗種下70天后果實可成熟,可連續采摘3個月,畝產4000多公斤,效益好。
圣女果生育適溫為24~31℃,喜歡在較強光照及土層深厚的土壤種植。圣女果的栽培應選擇有機質豐富、耕層深、結構好、疏松透氣的壤土為宜。整地時畦寬1.5米,壟高25厘米,壟溝寬40厘米。1.5米寬的畦田可栽4行,株距25~30厘米,每畝可種6000~8000株。定植時,先在畦內或半高壟上開溝,溝深15厘米,開溝后,每畝撒施250公斤腐熟的糞干,增施磷肥,每畝可同時撒施30公斤過磷酸鈣。
圣女果果型小,數量多,長勢旺盛,栽培時注意增加坐果數,使果形小且均勻,采用雙干整枝,把其余側枝剪掉。為使果實著色好,含糖量高,應多施磷肥。
常出現落花落果的現象,影響早熟及產量。主要原因有:一是陰天多雨,光照不足;二是栽培管理不當。此外,定植時秧苗過長,植傷過重,澆水不均勻,土壤忽干忽濕,花期水分失調,花柄處形成離層,水肥不足等原因,都會造成營養不良性落花。防止落花落果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農業綜合防治措施,如培育壯苗,適時定植,避免低溫;及時整枝打杈,防止植株徒長;及時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和機械損傷。二是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常用有番茄靈、2,4—D。番茄靈的適宜濃度為25~50微克,2,4—D為15~20微克,于花期涂抹在花梗離層處或花的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