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島海口火山口的羊山地區地處海口市西南部,是火山噴發后形成的火山熔巖地區,屬地塹-裂谷型基性火山活動地質遺跡,也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火山噴發活動的休眠火山群之一。
由于羊山地區擁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結構,有豐富的動植物、礦石資源,其特殊的地理和生態環境是城市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故被稱為“海口之肺”。
玄武巖是火山噴發巖漿、熔巖流動過程中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它因具有千奇百態的形貌、玄奧的紋理結構,而具觀賞性,已引起大眾的興趣,大眾造化,大璞不雕。它紀錄了巖漿流動過程的狀態,具有指示性的科學意義。作為玄武巖,分布較為普遍,但這種具有觀賞性的玄武巖并不多見,具有稀少性。海口第四季火山群產出此類巖石具有典型性,被命名為海口玄武石,簡稱海玄巖。
(俗稱浮石或多孔玄武巖)是火山爆發后由火山玻璃、礦物與氣泡形成的非常珍貴的多孔形石材,火山石中含有鈉、鎂、鋁、硅、鈣、鈦、錳、鐵、鎳、鈷和鉬等幾十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無輻射而具有遠紅外磁波,在無情的火山爆發過后,時隔上萬年,人類才越來越發現它的可貴之處。